a

    10月18日,《中国教育报》第12版教育展台以《让红色文化资源支撑应用型人才培养》为题,从“缘起  传承“红色基因”,孕育精神高地 ”、“进行   善用“红色资源”,系统德能培育”、“辐射  弘扬“红色文化”,坚持全方位育人”三个层面报道我院用红色文化资源支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念和实践。

    让红色文化资源支撑应用型人才培养——记黄冈师范学院政法学院“红色黄冈”大学生德能培育项目

    缘起

    传承“红色基因”,孕育精神高地

    国家领导人强调,要把红色基因融入当代青年血脉,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黄冈是红色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和海内外知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具备优越的资源优势。湖北省第十次党代会对黄冈的城市定位为:“支持黄冈大别山试验区建设,全力打造红色大别山、绿色大别山、发展大别山、富裕大别山。”红色文化已明显成为黄冈的一张名片和发展的重要方向。黄冈师范学院作为黄冈地区的最高学府,创建“红色薪传”党建品牌,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黄冈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多年来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广阔的平台,学院紧紧抓住“凸显地域特色,激发红色基因活力”这个人才培养思路,精心打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统地实施“红色黄冈”大学生德能培育项目,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精神支撑,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实践路径。

    进行

    善用“红色资源”,系统德能培育

    传承红色基因,是要让红色文化的核心价值与新时代的价值观念良好对接。“红色黄冈”大学生德能培育项目遵循教育学、心理学规律,充分挖掘利用黄冈地缘、文化优势,结合学院专业实际,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科学设计培养模块,将生存教育、情感教育、思想启迪、科研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有效结合,在不同的教育节点,通过不同模块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实行系统化的红色文化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操、理想信念和综合素质。

    “我走红色路”,强化情感体验及意志磨炼

    学院在大一学生中开展以“我走红色路”为主题,以黄冈革命教育经典路线为行程的徒步、骑行等身体锻炼、参观游历活动,几年来,徒步陈潭秋故居、渡江战役纪念馆等“百里毅行”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亲近了黄冈本土革命传统文化,达到了情感认同,并通过活动中的“劳其筋骨”提高学生的意志力和抗压耐挫能力。

    “我懂这热土”,强化认知形成及理论提升

    学院在大二学生中开展以“我懂这热土”为主题,以黄冈地区历史文化、名人传记访谈、现代发展建设现状为内容的影片观看、知识讲座、演讲征文活动,这些活动使学生在情感认同的基础上,进一步全面了解黄冈历史文化和革命传统,提升了他们的理论素养。

    “我是建设者”,强化科学研究及社会实践

    学院在大三学生中开展以“我是建设者”为主题的红色文化研究、实地调研、公益服务、送法下乡等科研及社会实践活动。编辑《思流》红色文化专刊、“寻迹”长征道路、奔赴美丽乡村做“法证先锋”“大爱清尘”关注尘肺病职业健康、“蕲童共进”与老区留守儿童共度快乐暑假……在这些活动中,学生深入了解近年来国家经济发展的伟大成果,深入接触人民群众,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增强了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

    “黄师精神伴我行”,强化精神共鸣及文化传承

    “尚师表、勇担当、秉诚朴、图自强”是百年黄师精神气质的核心,也是黄师人在黄冈红色文化熏陶下凝结的精髓。学院在毕业和开学季开展以“黄师精神伴我行”为主题的学习、成长经验交流会、恳谈会活动,进一步使学生们认同、传播、传承黄师精神。

    辐射

    弘扬“红色文化”,坚持全方位育人

    传承“红色基因”,使红色文化成为青年人奋发进取的强大动力。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全员、全程、全方位地不懈努力。黄冈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充分挖掘黄冈的红色资源,创新性地将多元的时间、空间、对象、方法和训练模块结合:从学生培养的纵向过程上看,围绕“红色黄冈”主题开展的教育活动具有连贯性和持续性;从教育活动开展的时间节点来看,针对不同的对象,在不同时期开展了形式和靶向相异又相容的教育活动;从参与对象看,不仅有学生、本校教师,还有校外学者和机构、普通民众;从项目开展的空间来看:地点分布在教室、户外、爱国教育基地、乡镇农户、社区、政府机关和互联网络。这种多元结合的立体教育结构能够产生更大的能量,辐射出更广泛的影响力。

    大学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特别是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定位人生的航向。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独特的价值与精神,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永远在路上。(撰稿:王丽、冯金丽)

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7-10/18/content_487220.htm?div=-1